单片机
-
2023年4月21日发(作者:英雄联盟无限崩溃)
XX大 学
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文献综述
课题名称:
学院(系):
年级专业:
学生姓名:
指导教师:
完成日期:
一、课题国内外现状
当今社会,应用单片机的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,几乎很难找
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足迹。现在,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,如智
能仪表、实时工控、通讯设备、导航系统、家用电器等,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。
因此,单片机的学习、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工程师
和科学家.科技越发达,智能化的东西就越多。学习单片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
求,也是大学期间的必修课.
在国内单片机学习呈上升趋势,但是很多人学习时没有头绪,不知道从何下
手。面对种类繁多的各类开发板,仿真器,让初学者无所事从,不但多花钱还多
走不少弯路,学生学习单片机没有大的资金投入,能够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才是最
好的.
Intel8051系列是我们在大学课堂中学习的。因此本课题围绕8051系列单片
机设计,从电路图绘制,PCB板设计,硬件焊接,程序设计,在线仿真到各项功
能实现,目的在于让学生将课堂上学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,提高对单片机
的认识,学习专业软件的操作,熟悉制作过程,掌握一门技能,加强专业知识的
掌握。也增加学生的实践经历,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可选方向,拓展就业渠道.
二、研究主要成果
在目前的国内外市场中,主要单片机学习教学电路中,仿真器与开发板是分
开的,且仿真器造价高,使用中仿真头易损坏。开发板种类多,不系统,应用中
两者接合投资太高,学校投入太大。因仿真器与学习板是分开的,学生学习东西
也少,板子做完后,学生只能留有学习板,想在课余再学习,终究因没有仿真器而
受限止,实用性小,不能达到预期目的。
三、发展趋势
现在可以说单片机是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的时期,世界上各大芯片制造公司
都推出了自己的单片机,从8位、16位到32位,数不胜数,应有尽有,有与主流
C51系列兼容的,也有不兼容的,但它们各具特色,互成互补,为单片机的应用提
供广阔的天地。
微型单片化现在常规的单片机普遍都是将中央处理器(CPU)、随机存取数据
存储(RAM)、只读程序存储器(ROM)、并行和串行通信接口,中断系统、定时电
路、时钟电路集成在一块单一的芯片上,增强型的单片机集成了如A/D转换器、
PMW(脉宽调制电路)、WDT(看门狗)、有些单片机将LCD(液晶)驱动电路都集
成在单一的芯片上,这样单片机包含的单元电路就更多,功能就越强大。甚至单
片机厂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量身定做,制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单片机芯片。
此外,现在的产品普遍要求体积小、重量轻,这就要求单片机除了功能强和功耗
低外,还要求其体积要小.现在的许多单片机都具有多种封装形式,其中SMD(表
面封装)越来越受欢迎,使得由单片机构成的系统正朝微型化方向发展。
应运而生的各类单片机的仿真器,学习电路在不断的发展完善,向着多功能,小
体积,多用途,实用性方向发展。
四、存在问题
教学电路中用的主要芯片都是一些老产品,与当今流行的芯片想比,功能太单
一,体积大,电路及应用程序复杂,投入相对较大,现实中使用较少。现在学习
的虽时最基础的东西,但是与实际有很大差距,技术落后,跟不上科技的发展需求。
五、主要参考文献
1 牛昱光.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.北京:电子工业出版社,2008,268~278
2 蒋力培。单片机微机系统实用教程.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7,192~206
3 孙逸洁,巩恩福,万琰.单片机实验演练箱的设计。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
报,2007,Vol6 No。2:12~13
4 俞时.单片机集成仿真系统的开发.中国纺织大学学报,Vol。25,No。6:33~37
5 赵克刚,易帝文,张治强,万为。单片机仿真实验平台设计实践。科技咨询导
报.2007,No.23:226~227
6 王为青,程国钢.单片机KeilCx5应用开发技术。北京:人民邮电出版社,2007,
20~93
7 徐玮.经济型51仿真器。电子制作2004年第8期:30~32
8 贾巍.单片机仿真开发软件的应用。中国水运,2007,N0.11:134~135
9 林益平。基于SST89E54RD单片机的MONITOR-51仿真器设计. 肇庆学院学
报。2008,29(2):29~32
10 荣霞, 谭宝成,倪原,张荷芳。MCS 51 /96 单片机教学实验装置的研制.西安
工业学院。2006,9,16:76~78
11唐德礼,王襄。 单片机学习机及编程器的设计与制作.现代电子技术.2005,12:
117~120
12 lex51MCU PDF。SST Components Industries,2008:1~10,78~79
13 Analog Devices Lnc AD590 。 Analog Dviceslnc,1997, 1~12
14 Kaminsky, W。J。Davidson, E。l Feature: Developing a Multiple
—In-structon—Stream Single-Chip er。1979, 12(12) : 66~
76
15 Richard Carley, James A。 Bain, Gary K. Fedder。 Single-chip computer—
s with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-based magnetic memory。Physics.200
0,5:87
指导教师审阅签字:
年 月 日
-
51模拟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