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et
-
2023年4月13日发(作者:方正小标宋简体 下载)因特网(Internet)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。有一种粗略的说法,
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(子网)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
网,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(主机)。Internet以相互交流
信息资源为目的,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,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
联网而成,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。
因特网是“Internet”的中文译名,它起源于美国的五角大楼,
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(ARPA)主持研制的
ARPAnet。
20世纪50年代末,正处于冷战时期。当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
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,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,其余部分仍能保持
通信联系,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(ARPA)建设了一个
军用网,叫做“阿帕网”(ARPAnet)。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,
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,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,这就
是因特网的前身。
到70年代,ARPAnet已经有了好几十个计算机网络,但是每个
网络只能在网络内部的计算机之间互联通信,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仍
然不能互通。为此,ARPA又设立了新的研究项目,支持学术界和
工业界进行有关的研究,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想用一种新的方法将不
同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联,形成“互联网”。研究人员称之为
“internetwork”,简称“Internet”,这个名词就一直沿用到。
在研究实现互联的过程中,计算机软件起了主要的作用。1974
年,出现了连接分组网络的协议,其中就包括了TCP/IP——著名的
网际互联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。这两个协议相互配合,其中,
IP是基本的通信协议,TCP是帮助IP实现可靠传输的协议。
TCP/IP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,就是开放性,即TCP/IP的规范
和Internet的技术都是公开的。目的就是使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
都能相互通信,使Internet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,这正是后来
Internet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。
ARPA在1982年接受了TCP/IP,选定Internet为主要的计算机
通信系统,并把其它的军用计算机网络都转换到TCP/IP。1983年,
ARPAnet分成两部分:一部分军用,称为MILNET;另一部分仍称
ARPAnet,供民用。
近十年来,随着社会科技,文化和经济的发展,特别是计算机网
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展,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
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,人们对信息的意识,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
重视越来越加强,这些都强烈刺激了ARPAnet和NSFnet的发展,
使联入这两个网络的主机和用户数目急剧增加,1988年,由NSFnet
连接的计算机数就猛增到56000台,此后每年更以2到3倍的惊人
速度向前发展,1994年,Internet上的主机数目达到了320万台,
连接了世界上的35000个计算机网络。现在,Internet上已经拥有
5000多万个用户,每月仍以10-15%的数目向前增长,专家预测,
到1998年,Internet上的用户将突破1亿,到2000年,全世界将
有100多万个网络,1亿多台主机和10亿多的用户。
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计算机人员和军事部门进行科研的领
域,而是变成了一个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覆盖全球的信息海洋。在
Internet上,按从事的业务分类包括了广告公司,航空公司,农业
生产公司,艺术,导航设备,书店,化工,通信,计算机,咨询,娱
乐,财贸,各类商店,旅馆等等100多类,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
面面,构成了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。1995年,Internet开始大规模
应用在商业领域。当年,美国Internet业务的总营收额为10亿美元,
预计1996年将会达到18亿美元。提供联机服务的供应商也从原先
象AmericaOnline和ProdigyService这样的计算机公司发展到象
AT&T、MCI、PacificBell等通信运营公司也参加进来。
由于商业应用产生的巨大需求,从调制解调器到诸如Web服务
器和浏览器的Internet应用市场都分外红火。在Internet蓬勃发展
的同时,其本身随着用户的需求的转移也发生着产品结构上的变化。
1994年,所有的Internet软件几乎全是TCP/IP协议包,那时人们
需要的是能兼容TCP/IP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;如今Internet重心已
转向具体的应用,象利用WWW来做广告或进行联机贸易。Web是
Internet上增长最快的应用,其用户已从1994年的不到400万激增
至1995年的1000万。Web站的数目1995年到三万个。Internet
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。
-
inter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