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梳理系统业务,确定测试目标
性能测试的第一步是了解系统业务,系统业务可以通过需求书/概要设计等文档进行学习。
将业务梳理清除,确定测试的目标,以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为例:
对于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来说,暴露给用户的地方主要有:
- IOT HUB连接地址:设备通过平台的SDK连接到IOT HUB ----- 设备端
- API网关调用地址:用户通过应用调用平台开放的能力API ----- API端
因此,我们主要关注以上两方面的性能,根据业务细分为以下性能关注点:
- 设备端:连接数、连接TPS、上行数据TPS、下行数据TPS
- API端:调用TPS、95%分位响应时间
-
细分测试场景
针对上一步确定的目标,对两个关注点进行业务细分:
对设备端来说,确定以下测试场景:
MQTT: 连接/数据上报;LWM2M: 连接/数据上报;
注:数据下行主要是平台侧下发指令,设备执行指令命令,对平台来说,是下发指令的接口的性能,因此改为内网测试下发指令接口的性能。
API:MQTT设备查询……
注:选取业务中较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接口。
-
细化测试场景
有了测试场景后,要根据场景梳理各个业务在系统中实现的各个环节,以MQTT设备登录为例:
- 设备发起登录请求发送CONNECT报文;
- IOT HUB接收到设备请求,并调用平台的getDeviceInfo接口(设备查询)核对设备信息是否在设备数据表中,如果不存在则拒绝连接,如果存在则进行步骤3;
- 设备收到IOT HUB发的CONNACK报文,设备登录成功。
测试场景要理清楚一个业务场景在系统内部流转的各个环节,这有利于执行测试时的调优及问题排查。在梳理清楚了测试场景后,需要编写测试用例,测试用例关注的是用户的操作及验证点,根据上面的场景,整理的测试用例如下:
项目 | AEP-PERFORMANCE-TEST |
分类 | 性能测试 |
子分类 | MQTT连接测试 |
前置条件 | 用户已经在门户上创建产品 用户已经在产品下创建终端 |
测试步骤 | 设备模拟器发起登录请求; 设备模拟器收到CONNACK报文,且result code为0; |
校验点 | 步骤2需要校验 |
备注 |
|
至此,完成了测试场景相关的工作。